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星石投资董事长江晖:价值投资是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重要基石
日期:2022-12-12

  11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年金融街年会上发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讲话,结合党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详细阐述了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易主席特别指出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由此可见,构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作为机构投资者我们的本分理应是秉持价值投资理念做好证券研究和资产定价工作,正确发挥价值发现、价值匹配功能,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下,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更加合理、健康发展,进而助力上市公司质量真实提升。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大市值价值类企业的估值将重塑。从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来看,国有上市公司和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市值占比将近一半,体现了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地位;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二,近几年新上市公司中民企占到八成以上;外商控股上市公司市值占比约4%。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覆盖全部行业大类、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上市公司结构,是我国资本市场的特征与优势。但是从估值结构来看,A不同风格、板块、不同属性的企业估值定价水平差异较为显著。截至 2022 年 12 月 1 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成长PETTM)分别是9.43倍、11.37倍、23.64倍、30.48倍、37.98倍;从企业属性视角来看地方国企央企中证民企成分 PE(TTM)分别为 14.84 倍、7.23倍和 39.13 倍。整体来看市值较大、市占率较高、发展对稳健的价值类企业的估值偏低。  

  大市值价值类企业整体估值偏低既有企业自身问题,也有市场定价机制问题。这类企业大多处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且定价权和话语权较高,确定性更大,但是现有的估值体系对此定价并不十分充分。所以易主席特别指出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估值高低直接体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我们相信在易主席提出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练好内功”+“强化公众意识”双管齐下的过程中,投资者有望进一步认识到大市值价值类企业的内在价值,这类公司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坚持价值投资是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构建的应有之义。机构投资者如何更好的在大市值价值类企业估值重塑中发挥价值,我们的理解并不是去猜测管理层的意图,只要是国字头就给高估值,只要是有“国企改革”、“并购重组”的概念就参与投资甚至是炒作。易主席也在讲话中也提到“机构做投资更要研究把握好这些基本特征,要有独立的专业判断和研究能力,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不能急功近利、过于浮躁”。所以我们认为机构投资者的本分应该是充分发挥价值投资的作用进行客观理性的资产定价,通过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创新动力、成长弹性、技术水平、行业地位、管理效率等多个维度进行专业化的研究和判断,并积极跟踪、深入调研,以市场化投票的方式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效进行客观反馈,给与不同类型企业资产合理估值定价。这才是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参与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推动中国现代资本市场建设的的应尽责任与义务。 

  A股价值投资的土壤正在形成,有利于机构投资者更好发挥作用。过去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价值投资并不占优,易主席讲话中也提到的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发展快,市场的文化积淀还不够,映射到投资文化和理念上,国内部分投资者还是相对比较热衷于追逐市场热点和概念炒作,这对价值投资形成了一定的挤压。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证监会联合其他部委依法加大惩罚证券违法犯罪的力度,全链条打击发行欺诈、内幕交易、违规披露、操纵证券市场、伪市值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携手向资本市场传递了零容忍的明确信号,资本市场的投机炒作之风也得到了有效抑制,为价值投资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价值投资的土壤正在形成。我们相信随着国内投资文化逐步转向成熟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并结合国内资本市场的特色,机构投资者将通过专业定价能力在参与中国现代资本市场建设、服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作者:星石投资董事长江晖)

来源:券中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