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社会财富的累积,我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也迎来了自身飞跃式发展,截至2019年5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合计20.79万亿元。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工具,必须坚持长期、坚持价值,坚持“四个突出”,即突出主业、突出合规、突出创新、突出稳健;做好资本市场的“看门人”、直接融资的“服务商”、社会财富的“管理者”、资本市场的“稳定器”以及市场创新的“领头羊”,“秉心识本源,於事少凝滞”,满足投资者和实体经济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中信证券资管:以“大格局”、“大视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证监会主席在赴中金公司调研并主持召开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座谈会时高屋建瓴地指出,具备条件的优质头部券商要有“大格局”、“大视野”,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当好领头羊,做好排头兵。这一定位给中信资管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对构建券商资管行业的良好生态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信资管致力于把握实体经济融资痛点,认为券商资管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应当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注重长期资本的形成。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大部分投资者资金短期化特征明显,导致市场流动资金富裕而长期资本匮乏,无法有效支持中长期社会融资需求,难以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未来,券商资管机构应当强化中介作用,增强客户的信任感,不断把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并引导长期资金通过有效运作形成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资本,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是努力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特别是权益类产品管理能力。过去券商资管业务发展模式比较粗放,各种类型的通道业务占据资产管理规模的主体,未能充分体现风险定价、资产配置的功能定位和信托责任。未来,券商资管需大力提升投资研究、风险管理、产品设计以及运营管理的专业化、体系化、精细化程度,特别是努力提高权益类产品在主动管理产品中的规模占比,为投资者贡献专业价值。过去,金融机构对新兴产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不足,原因之一是缺乏对股权投资的战略布局和资源整合。近年来我国债务杠杆增长较快,但股权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例大大低于成熟市场平均水平,大部分国有金融机构普遍错失了分享众多优秀企业成长壮大的历史机遇。证券公司作为投资银行拥有强大的资产开发能力,在权益类资产开发领域更是处于市场主导地位。设立科创板并试行注册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地势必会带来权益类融资的井喷,给券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券商资管要充分认识股权时代巨大的制度和资本红利,抓住机会,有效利用券商平台资源整合资金、资产两方面资源,承担起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
三是抓住财富管理转型契机,践行好社会财富管理者的使命。中信证券已全面启动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重塑业务流程,构建产品和服务体系。券商资管业务则要不断提升投资管理和产品设计能力,以客户为中心构建产品线,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资产管理服务,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坚持稳健经营,坚守合规底线。《指导意见》和《资管细则》统一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的监管规则,证券公司大集合产品整改规范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在创新发展的征程上,券商资管机构唯有确保业务开展符合法律法规、行业惯例、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及社会公认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让广大员工感受到合规管理看似在管束、时时在守护,才能避免犯重大错误、酿成重大风险,从而打造“百年老店”。
未来,中信资管将发挥在主动管理和资产配置能力方面的比较优势,按照监管要求有序压通道类业务缩规模,做称职的社会财富“管理者”,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