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落实

【新时代实现新作为】中银国际证券:夯实主业 稳健进取 推进券商资管业务差异化发展
日期:2019-08-13
 

【编者按】随着社会财富的累积,我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也迎来了自身飞跃式发展,截至20195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合计20.79万亿元。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工具,必须坚持长期、坚持价值,坚持“四个突出”,即突出主业、突出合规、突出创新、突出稳健;做好资本市场的“看门人”、直接融资的“服务商”、社会财富的“管理者”、资本市场的“稳定器”以及市场创新的“领头羊”,“秉心识本源,於事少凝滞”,满足投资者和实体经济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中银国际证券:夯实主业  稳健进取  推进券商资管业务差异化发展

201974日,证监会易主席带队赴中金公司调研,并主持召开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座谈会,围绕“资本市场践行初心使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证券基金行业健康发展”主题,与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代表座谈交流。易主席提出的“四个突出”和“五个要求”,是从政治经济全局高度出发,既明确了证券基金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作用,也从投资者利益、资管行业前景、金融供给侧改革等多维度着眼,为证券基金行业下一步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证券行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资本市场地位空前提升,监管层最新颁布的《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对券商进行分类管理,也将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中银国际证券十分认同易主席所提到的“绝大多数券商要向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海外成熟市场经验显示综合投行和精品投行并存是资本市场支持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券商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头部聚集趋势明显,大多数券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细分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局部区域资源优势。中银国际证券将基于自身资源禀赋,找到适合自己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做出特色、做出强项,更好的发展并服务实体经济。

以券商资管业务为例,资管新规的出台打破了行业传统以通道业务为主的盈利模式,券商资管业务合规受托资金规模已从峰值18.7万亿降至2018年底14.1万亿,降幅接近25%,主动管理转型是行业共识。未来,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应充分发挥券商能横跨一、二级市场业务联动的比较优势,协同服务,打造差别于银行、保险等其他资管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夯实主业,坚持“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管行业本质是券商资管业务长远发展的基础。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机构需要不断的加强专业主动管理,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投研体系,善用科技手段改善客户体验等。

中银国际证券自2006年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以来,一直坚定不移践行“客户至上、稳健进取”的核心价值观,未来将通过人才筑基、科技赋能,夯实基础,进一步强化专业能力,致力于满足各类投资者的理财服务需求。

创新则是行业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券商资管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

一方面,机构应主动增强创新服务意识,一是依托券商全业务链优势加强资管产品创设能力,丰富产品线;二是积极拥抱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新浪潮,依据客户需求研发并创设产品,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建议监管自上而下进一步推动行业开放,鼓励行业产品创新,推动提升产品发行效率,2014年监管放开券商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极大的弥补了券商资管原有业务形态短板,为证券资管业务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下一步,中银国际证券将进一步优化产品布局,重点打造特色产品。近期将发行中银证券科创主题封闭式运作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深入参与科创板建设,服务科技创新类企业发展。同时,我们也将持续以科创板、股票质押式回购、定向增发、可转债、可交债等资本市场专业研究为抓手,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的私募资管产品,打造自身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合规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强大的风险合规管理能力能为业务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中银国际证券一方面加强形势研判和政策分析,提高市场敏感性和预见性,主动面向业务、面向客户、面向市场,切实加强监管沟通和过程监控;另一发面还强化制度执行,夯实内控基础,以更审慎的态度对待潜在风险。同时大数据和IT系统等高科技的应用将有力的提升机构风险合规管理智能化水平,推动风险识别评估、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能力的实质性提升。

综合施策,沟通协作,共同营造行业发展良好生态,共建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是建议监管机构简化资管产品设立流程。资管新规的出台统一了资管行业监管标准,但从操作细则上来看,证监会体系与银保监会体系的要求标准仍有一定差异,尤其是公募产品审批。公募基金行业已经发展20年,各类产品的运作和监管非常成熟,对于各类型常规产品的设立流程建议适当简化,以期和银行理财产品一样能够高效及时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二是在资本市场一揽子改革措施中,建议监管机构出台或修改现有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以衔接资管业务代表投资者作为买方的相关操作,比如中国登记结算尽快落实非交易过户操作流程,以便资产管理机构发挥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作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