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活动交流>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我会与英国投资贸易总署联合主办资产管理研讨会
日期:2013-11-12
  10月14日、16日,我会与英国投资贸易总署分别在上海、北京联合主办“英-中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研讨会”,我会孙杰会长、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徐浩副主任、我会副会长、富国基金董事长陈敏女士和英国财政部长萨伊德•贾维德(Sajid Javid)先生、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主席约翰•格里菲斯-琼斯(John Griffith-Jones)先生出席了研讨会,孙杰会长在北京研讨会上致开幕辞,陈敏副会长代表我会在上海研讨会上致辞,协会70余家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推进资产管理行业国际化进程,既是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必然之路,也是境外资产管理机构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的迫切需求。目前,中英两国资产管理机构均面临经济、政治以及政策环境变迁的挑战,但同时也拥有更为广阔的合作前景和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我会与英国投资贸易总署共同发起了本次研讨会,希望以此搭建行业与政府之间、境内与境外之间合作沟通的桥梁,促进相互了解,分享实践经验,推动两国行业共同发展。

  孙杰会长在研讨会上表示,今年6月修订后的《基金法》正式实施,一系列配套政策已经颁布或正在制订,搭建了大资产管理行业基本制度框架。私募基金纳入统一监管;基金管理公司可以通过设立子公司从事专项资产管理业务;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可以申请开展公募基金业务,一个更加开放、竞争的资产管理时代已经到来。新一届中央政府致力于推动简政放权,深化经济、金融和社会领域改革,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创造更多货币市场投资工具;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将为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营造更好投资环境;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将推动跨境投资需求不断增长;人民币国际化将大大提升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金融资产的地位和比重;养老体系改革和养老金投资管理需求为资产管理业提供了新的空间。相信在中英业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国资产管理行业必将跨进新的发展阶段。

  英国财政部长萨伊德表示,英国政府正在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对资产管理者更是如此。目前,英国资产管理规模约为5.4 万亿英镑(约合54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二;管理的资产中,约20万亿元为代表海外投资者管理;大中型基金管理公司中,约53%为海外公司所有。英国财政部、英国投资贸易总署等不同政府部门愿与业界结成伙伴关系,了解投资者需求,并倾力提供支持。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主席约翰先生表示,中国金融服务行业持续增长、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在全球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中国金融服务行业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英国/伦敦这一国际化市场。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欢迎来自中国的资产管理机构,并将继续为希望在这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来自全球的资产管理机构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研讨会上,来自英国的业界代表——汇丰银行全球资产管理业务首席执行官Sridhar Chandrasekharan先生、保诚集团下属公司M&G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William Nott先生、安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集团风险主管和执行总裁Rod MacRae先生,分别就各自业务特点、英国及欧洲的资产管理行业进行了介绍,并表达了希望与中方机构加强合作的愿望。中国嘉实基金董事长安奎先生代表中国机构介绍了资产管理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各类机构特点。他介绍,过去8年中,我国股票基金平均年化超额收益达4.64%、债券型基金(不包括股票)平均年化超额收益为4.00%,英方代表对此大加赞叹。

  在问答环节,与会者进行了更广泛的交流。英方代表提出,中国资产管理机构的专业知识以及英国的基金聚集地和投资管理中心地位相结合,有助于中国公司在欧洲建立欧盟UCITS和其他基金计划。对于伦敦获得800亿元RQFII额度一事,英方代表表示,中资基金公司将可通过在伦敦设立子公司或以投资顾问的形式实现两国资产管理机构合作。对于进入中国另类投资市场计划,英方代表认为这需要本土支持,建立合资企业。安奎先生谈到,中国公司到英国考察会关注两方面问题,一是英国资产管理业灵活的制度安排下,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二是与中国公司小而全、业务都由内部完成不同,英国以合伙制为主,公司只做核心投资业务,其他都进行外包,因此市场竞争较为充分,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学习。

  本次研讨会在双方代表热烈的交流气氛中结束,他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意犹未尽。会后,一位基金公司代表致电我会称,已经有英国机构向其表达了合作意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