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新闻

新时代 新征程 资本引擎助推全球经济创新升级 ——“2018(第二十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成功举办
日期:2018-06-11

  2018年6月8日至10日,“2018(第二十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深圳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新时代 新征程 资本引擎助推全球经济创新升级”为主题,由民建中央、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科学技术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支持;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等12家单位联合承办。论坛设有主旨演讲、主题演讲、高层论坛和主题论坛等环节。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辜胜阻,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陆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李超,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心,深圳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艾学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郝明金表示,股权投资是一种直接经营的手段,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股权投资市场更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共十九大精神的要求,未来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持续推进股权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是持续发挥股权投资市场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经济新动能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持续完善股权投资的政策环境,为股权投资市场健康规范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有效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表率作用,最大效率的实现资产优化配置;四是继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丰富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五是不断推进股权投资机构自身健康发展,培育提升投资机构优秀品质。 

 

  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引领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高地,辜胜阻提出了“三大两高一完备”的六大战略举措。首先要有大学,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在产学研用创新链中的作用,硅谷之所以成为硅谷,是因为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比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二要有大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要以大企业为主体;三要大开放,通过开放合作创新,当前,不能封闭起来搞创新;四要有高端人才,特别是要健全高端人才的激励机制,我们的芯片之所以发展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事芯片的人才收入太低,所以我们一定要强化正向激励;五要有高效的资本市场,特别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创投;六要有完备的创新生态体系,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活力。 

 

  陆明表示,发展风险投资是开展金融工作的起点,是建立健全全国科技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机制。应该通过风险投资建立新型价值发现和成果转化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创富的内在动力,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助力创新创业团队完成研发转化、产业化等关键引领,把科技充分应用到现代事业的建设中去。风险投资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关注,政府部门要保驾护航。一是不断优化创业发展投资的政策,使创新投资机构和创新创业企业有获得感;二是加强创新供给,科技部正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三是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创新企业,要求子基金更加关注技术创新;四是加快风险投资人才队伍建设,联合高校创投机构共同开展为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管理团队的培训,提高行业发展素质。 

 

  李超表示,证监会自承担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监管职责以来,坚持适度监管,寓监管于服务。强调加快修订《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推动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夯实行业发展的法治基础。同时强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发展还不成熟,行业总体呈现为“基金数量多而不专、行业规模大而不强”的特点,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创业投资基金差异化监管和差异化自律机制,推进完善创业投资基金政策法律体系,优化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创新创业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 

  在加快制度创新,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他表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证监会已正式发布了《存托凭证发行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上市监管工作实施办法》等相应的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试点工作已于近日正式启动。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严把审核质量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同时将持续强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督促市场各方恪尽职守、归位尽责,加强投资者教育,保障试点依法合规顺利进行。 

  层论坛围绕“资本新时代:引领创新与价值坚守”话题展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峰主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洪磊,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Josh Lerner,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行总裁李彤,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洪磊在高层论坛上表示,私募基金发展的前提是投资人的信任,最大的风险是对基金本质的背离。行业监管和自律要做的工作就是尊重行业本质要求和发展规律,创造有利于信用揭示、信用约束、信用竞争、信用发展的市场环境。他指出,《基金法》忠实贯彻信托关系,围绕基金财产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和基金管理人的受托义务建立了完整的制度框架,应当成为资产管理行业的根本大法。 

  展望未来,关于进一步发挥私募基金功能,促进长期资本形成,洪磊认为还要付出更多努力。一是要全面理解《基金法》的法理精神,为私募基金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根据《基金法》立法释义,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均为法律授权的对行业行使规范权力的主体,体现了法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私募机构按照《基金法》要求,在行业协会登记备案,接受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持续监管,依法合规开展投资活动,事实上具备了“持牌”特征,应当在《基金法》下得到公平待遇。二是要依法制订行政规则,特别是税收规则。基金财产虽然由基金管理人运营,但并非管理人资产,将管理人作为基金产品纳税义务人,对基金财产征收增值税,违背了《基金法》规定的税收法则。期待税收政策能够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大国博弈的历史大局中,更加重视税收的调节经济活动,契合投资基金活动特征,作出有利于风险投资、有利于长期资本形成的制度化安排。 

  高层论坛上,Josh Lerner、李彤、巴曙松分别发表了关于“风险投资发展趋势”、“新经济助推中国经济发展”、“风险投资面临挑战”的精彩演讲。 

  开幕式上,首届“成思危奖·风险投资研究贡献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1998年民建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和哈佛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Josh Lerner英文专著《The Boulevard of BrokenDreams》(《碎梦大道》)获此殊荣。 

  本届论坛紧扣时代脉搏和全球化背景,强化行业使命,倡导建设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信用环境、法治环境和竞争环境。论坛还邀请到了1000+风险投资精英、国家及地方政府引导基金负责人,上市公司总裁,200+中央及地方政策制定者、学界专家等出席此次盛会。14场主题论坛全方位覆盖当下风险投资行业热点议题。期间特设的LP&GP高端闭门圆桌会议、高端会见等交流活动,多层面促进全球风险投资领域的对话与合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