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发布>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平安基金 创新产品 引导资金进入战略产业

日期:2019-09-30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70年来,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从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跃升为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较1952年的679亿元增长了175倍,年均增速达8.1%。与此同时,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资本市场,经济社会改革的“燃料”。建设经济体系需要资本市场作为支撑。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关口回望,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创新金融产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的同时,亦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出台了一系列防范市场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制度措施,加快推动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步伐。时至今日,我国的证券市场已经成长为国际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新兴市场之一。
  公募基金,国家重点战略的“助推器”。中国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快速增长无疑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与机遇。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一员,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砥砺发展的20多年里,始终坚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初心,在为持有人资产保值增值,引导优质资源向实体经济"输血供血",以及引导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到国家产业政策,扶持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化等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与贡献。
  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境内基金公司和具备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公司共141家,管理着24.4万亿元的总资产(包括公募基金规模、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以及基金公司管理的养老金规模);截至2019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累计为持有人创造利润超2.77万亿元,分红2.69万亿元。此外,近年来,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战略、脱贫攻坚战和加大基本养老等国家重点战略,公募基金推出战略配置基金、科创板基金等创新型产品,将市场资金导向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和企业,助推产结构优化升级;公募基金行业也在积极发展养老金融和绿色金融,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为养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多元化、多层次投资工具,旨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谋求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新年贺词中说到,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要把中国发展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需要通过千千万万普通人和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作为公募基金行业的后起之秀,成立近九年来,平安基金已培养出一支基本功扎实,分工清晰的投资研究团队;一套行业独有且领先的“行业+1”风控体系,即在行业风控监管之外,加上平安集团的风控监督,充分利用平安集团科技在征信、信用评级和舆情监测等方面落地成果,对重大投资标的、重要交易对手等主体的风险指标做实时监控和处理。近年来,平安基金优异的投资业绩和卓越的风控水平逐渐赢得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与信赖。截至2019年上半年,平安基金综合资产管理规模5174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2877亿元;非货公募管理规模897亿元。截至2018年底,平安基金为近3500万个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创新”是平安的基因。近年来,平安基金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内在需求和行业发展的前沿动向,开发出国内首只Smart Beta债券ETF、国内首只人工智能ETF、国内首只大湾区ETF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国家发展的前沿要地;此外,在公司运营管理层面,平安基金坚定“科技赋能业务”理念,还在积极探索包括智能投研、智能风控、智能运营、智能销售在内的多业务智能系统,致力于不断提升公司投研、风控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实力。
  展望未来,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潮中,公募基金需要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长期投资和责任投资体系,推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引导社会资金回归价值投资,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大局;同时在科技时代来临的今天,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行业中对应用,让公募基金更有效满足广大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
  平安基金将积极努力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力争做好直接融资的“服务商”、社会财富的“管理者”和市场创新的“领头羊”,做好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器”。
 

附件下载:

微信扫一扫分享

分享至

返回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