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是工行集团内第一家综合化经营平台和资产管理机构,拥有700余名干部员工,平均年龄34岁,是一个综合排名领先、人员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基层组织。公司党委成立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工行党委“48字”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促发展的新路子。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把准高质量发展之舵。一是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作为国有控股公司,经过5轮密集沟通,取得外方股东理解支持,在工银集团综合化子公司中率先完成党建入章工作,落实了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建立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明确把党委意见作为董事会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既坚持了党委领导作用,又发挥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市场机制作用。二是构建主体责任落实体系。建立全面从严治党7类主体责任清单,分别明确辖内各级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委员、党委职能部门责任,构建定责、履责、考责、问责的责任落实流程完整闭环。每年层层签署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强化党建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对干部选拔任用、实绩评价的重要依据。建立基层党建联系指导机制,党委成立以来,各级领导干部累计开展调研250余次,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有效提升了员工满意度。
二、强化政治统领和思想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之魂。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把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工行党委工作要求,作为检验党的政治建设成效的“第一标准”,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二是狠抓思想建设。党委成立以来,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90次,各党支部开展学习500余次,干部员工讲党课200余次,既坚持用党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又教育引导广大员工形成“坚持投资者利益至上”的价值导向,坚守资管业务本源,在研、募、投、管、退各环节发挥专业能力,持续增强对工银集团的综合化价值贡献,为工银集团创利114.02亿,较党委成立之初增长382%。三是推进文化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工行文化底色、行业文化特色、工银瑞信本色的企业文化,形成稳健专业的投资管理人品牌形象,举办100余场投资者教育活动,开展“爱心”“安心”“暖心”“心心相系”扶贫公益系列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职工之家”,打造内容丰富的“工银瑞信-家园心语”员工服务品牌,实现了公司发展愿景与员工价值追求的合拍共振。党委成立以来,公司1次获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单位标兵,2次获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单位。
三、统筹抓好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一是实现党支部与部门建设有机结合。作为国有控股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在市场化、专业化程度高的客观条件下,实现中层干部党员占比由16%提升至71%,部门主要负责人均为党员,“一岗双责”在公司完全落实,全面实现“支部建在部门上”,组织引领党员奋战在经营一线,投资业绩持续快速提升,多元化销售渠道建设成效良好,“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作用显著增强。二是实现党员队伍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发展党员坚持“向业务一线优秀员工倾斜,向工作表现突出的基层管理者倾斜”。截至目前,公司党员432人,与党委成立之初相比,党员人数占比由31%提升到62%,党员干部中有50多人次获得总行级表彰,特别是获得了首届工银卓越奖章,40多人次获得各类基金行业专业奖项,让党旗在投研管理、产品供给、市场竞争、风险防控、后台保障各个条线高高飘扬,“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用显著增强。三是实现从严治党与从严治司有机结合。构建党内监督、治理层监督、业务监督和纪检监督融汇贯通的“大监督”工作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处违规违纪行为,持续强化“不敢腐”的威慑;制定修订50余项从严管理制度,扎牢“不能腐”的笼子;组织关键岗位人员赴看守所实地参观,着力增强警示教育实效,不断筑牢“不想腐”的堤坝。
通过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真正发挥出了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公司资产管理规模1.7万亿元,较党委成立之初增长56%;养老金管理规模6449亿元,较党委成立之初增长389%;服务客户6970万户,累计为客户获取投资回报48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