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选择中国

对外开放推动私募基金行业向更高质量迈进
时间:2020-03-0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截至2020年1月初,共有302家外资控股或参股从事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的机构在协会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共备案1151只私募基金,规模总计约4615.06亿元,其中,外资控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3家,共备案610只基金,规模总计约3230.10亿元;外资参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79家,共备案541只基金,规模总计约1384.96亿元。   

  

  基金行业是我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先行者,以履行WTO承诺为契机,2002年合资基金公司拉开了我国基金行业对外开放的序幕。18年来,行业以“开放市场、引进技术、促进竞争”为原则,立足国情,兼容并蓄,稳步推进各项对外开放政策,不断引入成熟市场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借鉴境外有益的经验与技术。私募基金作为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对外开放进程之中始终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截至2020年1月初,共有302家外资控股或参股从事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的机构在协会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共备案1151只私募基金,规模总计约4615.06亿元,其中,外资控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3家,共备案610只基金,规模总计约3230.10亿元;外资参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79家,共备案541只基金,规模总计约1384.96亿元。

  2016年6月30日,广受海外市场关注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正式发布,一批国际知名或行业领先的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目前,共有25家外资机构在协会登记,共备案产品77只,资产管理规模75亿元人民币。同时,还有10家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获得提供投资建议服务资格。

  这些机构地域上涵盖了美国、英国、欧洲大陆,以及新加坡、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主要亚洲市场;业务上既有富达、贝莱德、瑞银、安本标准、景顺等全球知名的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也有路博迈、英仕曼、富敦等各具特色的资产管理服务提供商,更有桥水、元胜这样的知名对冲基金;投资策略上既包括股票、固定收益等传统策略,也有量化对冲和期货衍生品等新兴策略。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资产管理机构表达出了强烈的来华展业意愿,私募基金领域外资参与程度稳步上升,对外开放激发私募市场活力逐步显现,正在成为推动私募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因。

  勇于开放、对标国际 为私募基金行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对外开放为我国基金行业带来了三件法宝:信义义务的理念、法治化的机制、长期投资的方法。这三件法宝也在深刻地推动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私募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服务实体经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外先进经验与中国市场的有机结合,推动国内私募基金行业树立法治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格局,促进私募市场的规范发展、引导投资理念的技术革命,对整个基金行业乃至资本市场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信义义务进一步夯实,私募基金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高位起点。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基金的基本特征。投资者的信任和信心是基金行业的生命线,基金行业的发展必须坚守信义义务,履行对投资者的忠诚责任,贡献专业能力。

  海外成熟市场多年来对信义义务的探索,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公司治理机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启示我们必须恪守对投资者的忠实义务,将投资者的权益永远放在第一位,不能利用管理人的优势地位从事对投资者有利益冲突和利益侵犯的业务;必须恪守对投资者的审慎原则,要像对待自己的财产一样对待基金资产;必须努力、持续地提高专业能力,用专业服务投资者。“买者自负、卖者有责”,卖者要首先尽责。只有行业真正将信义义务落实到每一个细微的工作环节中,投资者的权益才能真正得到保护。

  思想决定道路。过去五年来,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自律管理体系、市场化博弈机制和行业诚信信用系统建设无不以信义义务为出发点,稳步开启、快速成型、逐步完善、初见成效。这与我们大量吸收海外成熟市场行之有效的制度经验,并根据我国现实持续改进密不可分。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进入中国后,在了解客户(KYC)、反洗钱、通过统一合规系统防范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等方面的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发。私募基金自律建设进入新阶段,区别而有效的监管方式效果逐步显现,善法与良治开始有效互动,行业在合规运作中专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201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 Group)联合开展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将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含创投)基金在内的全部私募基金纳入评估范围。《评估报告》对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于私募基金行业的监管进行了充分肯定,给予了“完全实施”的最高等级评分。

  第二,积极引入长期投资理念和策略,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资本市场投资与投机并生,投机为资本市场提供流动性,而投资完成了资本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为经济长期造血供血、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市场投资运作短期化,资金流入流出波动大,长期投资生态链条还有待建立。在刚性兑付文化的叠加影响下,许多投资者频繁交易,追涨杀跌,专注通过博取价差获利,无法获取长期投资的良好回报。

  这些来华展业的外资金融机构在全球市场广泛布局,长期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投研和风控历经周期考验、危机考验、风险考验、市场考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ESG投资等理念和策略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外资私募证券管理人发行的产品中,许多都是自己海外QFII组合中长期业绩表现优异、有可发展性的策略。随着外资机构参与私募市场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大,这些理念和策略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为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提供“稳定器”,为投资者的长期财富管理需求提供跨经济周期甚至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为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时期的中国引入能将投资收益和社会发展目标相连接的投资框架和资本支持。

  一诺千金、坚定不移 对外开放是不变的主题

  过去两年,经济全球化和多边合作遭遇挑战,国际金融市场震荡,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从每年持续推进《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到颁布新《外商投资法》,市场准入大幅放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去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的决策部署下,各项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举措渐次落地,已经成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推出了11条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加快对外开放进程的决心,为下一阶段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强调落实开放政策,关键不是怎么去看,而是怎么去办,做出来是个什么结果。在《问答十》推出后,为进一步稳妥推进、积极落实私募基金领域的对外开放,在证监会的指导下,协会进一步推出四项具体配套政策,一是明确外资私募实际控制人可以是受境外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境外机构;二是明确外资私募基金投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标准;三是为外资私募的外籍高管和投资经理开设英文从业资格考试;四是放开外资私募产品参与“港股通”交易的限制。上述举措为外资私募管理人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商事环境,也向国际市场传递了我国基金行业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号。通过以上政策,桥水、元盛等更多优秀海外基金公司和海外专业人才进入中国,为广大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专业产品与服务,推动我国基金行业实现充分发展和普惠使命。

  站在新一轮扩大开放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政府从“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进入到“准入后国民待遇+正面鼓励”。这无疑会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下一步,协会将继续积极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在以下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一是积极求信。一直以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致力于推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行业环境,持续听取外资机构海外经验,完善市场化的信用制衡机制。2018年,协会推出私募基金管理人会员信用信息报告制度,系统已经全面推开,初见成效,信用良好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产品备案分道制中已经享受到T+1快速备案。今后,协会将进一步加大行业信用建设力度,让真正专注自身、努力履行对投资者的忠诚义务和专业义务的外资私募机构脱颖而出,让市场切实感受到只要诚实守信做得好,就能获得最低的发展成本,推动行业公信力的提高。

  二是积极求长。协会将继续推动构建从优质基础资产到专业投资工具再到多元资产配置的资产管理三层架构,最终实现为投资人提供跨生命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全方位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形成“长期资金、长期投资、长期资本”的生态链条,积极推动与长期资本形成需要相匹配的税收制度改革与建设,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通过更加有效的投资工具积极入市,真正服务和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积极求新。随着我国私募行业的快速发展,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越来越多样化,阿尔法策略、套利策略、量化策略等股票策略,以及相对价值策略、宏观对冲策略、事件驱动策略等多种策略不断丰富私募基金供给。但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化,基础资产不断扩大、科技介入不断深入,同时,投资者个性化、目标化财富管理要求也更加鲜明,我们将积极推动引入外资私募在资产配置、投资策略和投资者服务领域的全新方法和模式,以及相应的信息系统服务、基金行政外包服务,切实提升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质量,为国内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更好管理自己的资产提供新的途径和选择,持续提升资产管理效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我国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行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也将为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根据波士顿咨询《2019年全球财富市场报告》,2018年底全球私人金融财富达到205.9万亿美元(折合1446万亿元人民币)。招商银行《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达到197万人,全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90万亿人民币。应该看到,我国高净值投资者寻求专业资产管理服务的意愿越来越强,在选择基金管理人时更加注重专业能力、策略体系和服务内容。有差异化竞争优势、有成熟服务体系、有专业资产配置能力,在关键时刻能够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的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其全球市场布局。

  地区和全球市场竞争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合作共赢,犹如江海生鱼,千形万类,多元竞争,不断繁衍和进化。中国人讲,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证明,只有把握住发展大势,主动开放、积极求变、科学应变,才能与时代同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私募基金行业还很年轻。我们相信,有共同的目标、有开放的态度、有发展的眼光,私募基金行业一定可以从开放中源源不断汲取成长养分、孕育发展力量,为投资者的美好生活、为实体经济的长久发展服务。

  

  (2016年6月30日,广受海外市场关注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正式发布,一批国际知名或行业领先的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目前,共有25家外资机构在协会登记,共备案产品77只,资产管理规模75亿元人民币。同时,还有10家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获得提供投资建议服务资格。)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