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致辞

落实受托责任 将公募基金推向更高发展阶段——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在“中国基金业20周年:发展中的思考与启示”主题论坛上的讲话
时间:2018-07-19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我们基金业20周年纪念活动的第二场,也是总结历史、展望未来的续篇。回顾过去的20年,公募基金始终走在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前沿,对标国际标准,汲取成功经验,成为金融服务实体、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力量。经过时间的磨砺和市场的洗礼,公募基金行业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基金管理人、托管人以及基金销售机构、基金评价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基金服务机构,初步构建了良好的行业发展生态,培育了一批杰出的专业人士,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批表现突出的基金产品。今天,我们在此隆重揭晓了15家优秀基金管理人、15只优秀基金产品和20位杰出专业人士推选结果,以此表达我们对长期卓越者的敬意和感谢,也以此来传递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最佳回报的行业理念,和对未来超越历史的期待。

  针对本次行业推选遵循的标准,我想强调的是任何评价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都有可能让一部分机构“吃亏”。但是,本次推选的核心目的是发现长期表现优秀的管理人,引导行业更加重视长期表现和长期价值创造能力,这是公募基金行业价值的根基。我们认为,无论是优秀基金管理人还是优秀基金产品,促成其优秀的根本原因都是选择了正确的人,做了正确的事。因此,我们在肯定优秀基金管理人的同时,也同步肯定该时期做过贡献的全部管理层成员;在肯定优秀基金产品的同时,也同步肯定在该时期做过贡献的全部管理团队成员。正是他们契而不舍,传承正确的投资理念,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的受托精神,才成就了今天的卓越表现。

  透过评选结果能发现,科学、稳定的长期投资理念,先进的内部治理水平以及对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的坚守,是管理人长期卓越的主要因素。在15年以上组别中,嘉实、国泰、华夏、华安、博时旗下主动管理的权益型基金综合表现突出,得到了评价机构一致好评。在7-15年组别中,排名靠前的基金管理公司甚至在打破时间分组的总排序中跻身前十位,例如兴全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广发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国联安基金等。从评选结果能够发现的第二个事实是,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在长期业绩表现上更为突出,这应该得益于外资股东在投资理念、风险控制、人才储备等方面带来的经验和优势。以7-15年组别为例,在累计业绩排名前10位的基金管理公司中,8家是合资公司,占比80%,明显超过该组别外资公司平均占比。可以说,对外开放提高了基金公司内部治理和投研能力,国际化视野也深远影响了基金行业发展格局。未来,我们仍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行业在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精进。

  20年来,公募基金已经发展成制度最健全、运作最规范、信托关系履行最彻底的资产管理业务形态,是投资者权益保护最为充分的大众理财行业。但是,公募基金仍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是股票型基金发展缓慢,投资工具属性弱化。2012年以来,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迅速增长,以精选标的为目标的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份额规模停滞不前。截至2018年6月末,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份额规模仅比2012年末增长了9.9%和14.5%,而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分别增长了4.5倍和11倍。精选个股让位于趋势择时,对投资标的内在价值的关注让位于短期波动收益,投资工具属性弱化。反映在宏观层面,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比持续下降,由2007年历史最高的7.8%下降到2017年末的3.1%。公募基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功能严重不足,无论是作为大众理财的专业化工具,还是作为资本市场的买方代表,公募基金的主体地位远未体现。

  二是资金流入流出波动大,缺少长期投资生态链条。公募基金以散户投资为主,长期机构资金占比很小。在以交易佣金为主的销售模式下,基金持有人换手率越高,对销售机构收入增长越有利,加上投资者“追涨杀跌”的心理,导致投资者频繁交易,难以获取基金长期投资的良好回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巨大掣肘,如何实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盈利体验是行业站在发展的新起点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是投资运作短期化,很难建立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从全市场整体情况看,公募基金换手率明显低于全市场平均换手率,但是有升高趋势。从主板看,公募基金换手率与全市场平均换手率的比值从2015年的0.79上升到2017年的1.34,中小板换手率比值从2015年的0.55上升到2017年的0.78,创业板换手率比值从2015年的0.43上升到2017年的0.53;总体而言,公募基金股票换手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没有充分体现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功能。部分基金管理人依赖结构化产品、定增基金、定制基金等短期资金驱动型产品突破规模困境,短期化行为突出。部分新成立的基金管理人缺少历史信用和市场检验,投资者认可度不高,在相当长时间内很难建立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制约了公募基金竞争发展活力。

  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仍在于行业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要建设资产管理三层架构,优化行业生态。资产管理市场应当形成基础资产-投资工具-大类资产配置三层有机架构。从基础资产到组合投资,应当交给各类专业投资工具提供者——公私募基金管理人,由公私募基金从投资人利益出发,关注科技动向、产业发展趋势、公司战略和企业家精神,跟踪技术创新路径、企业经营绩效和被投公司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责任,致力于挖掘投资标的内在价值,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从组合投资工具到大类资产配置,应当交给养老金、理财资金和保险资金等FOF管理人,通过目标日期基金(TDFs)、目标风险基金(TRFs)等配置型工具,专注于长周期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满足不同人群养老、教育、理财等跨周期需求。为此,应当推动各类养老金、理财资金专注于长周期资产配置,并通过投资于公募基金、公募REITs等专业化工具配置到基础资产;应当允许符合条件的专业机构和个人从事投资组合管理服务,通过充分竞争提升投资工具专业化水平;应当大力发展优质基础资产证券化市场,包括REITs、ABS,为投资工具提供更加丰富的可投资产。

  二是建立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和投资者利益一致的基金费率体系,推动发展投资顾问。应当研究推动基金销售费率改革,由根据销售规模向管理人收取佣金转为根据资产规模向投资者收取固定费用,将销售流程转变为以提供投资建议为基础的投资顾问流程,强化投资者适当性要求、投资结果和客户体验。美国《受托新规》、英国《零售分销审查制度》(RDR)、欧盟MiFID II 法规均明确提出,要从产品返佣模式转向管理费模式,即不再从产品发行人那里获得佣金,而是依规模向投资者收取固定费用。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欧盟已经分别于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8年实施了该项改革,在改善销售行为、降低投资者成本负担上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为私募基金管理人进入公募创造条件,完善长期投资制度环境。目前,私募基金管理人和从业人员快速成长,并且已经具备历史信用记录机制。相当一批私募基金管理人经过市场检验,投资管理能力、内部治理水平得到市场认可,具备了公募后备军的潜力,应当为其自愿开展公募业务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

  各位同仁,当前公募基金行业最大的问题是缺少长期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行为。这一问题不仅与外部环境相关,更取决于我们自身如何行动。在养老金委托管理和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方面,我们已经看到长期投资者力量在增长,与长期投资相关的税收安排正在突破。我们迫切地期待,有更加系统的金融、税收政策出台,对长期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行为予以充分鼓励和支持。我们更要认识到,受托责任是基金行业的根本法则。在《基金法》确立的双受托人制度框架下,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作为共同受托人,应当忠实于投资人利益,积极履行法定受托责任和合同约定职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基金管理人与托管人的法定受托责任不因基金合同或托管协议中自行约定的内容而免除。受托责任在本质上是以投资人利益至上为原则的积极尽责义务,当基金正常运作被破坏、基金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共同受托人中的任何一方,都应当基于自身能力,积极履行义务,尽最大努力维护基金财产权益。我们再次重申,受托责任既是法律的根本要求,也是取信于投资者的根本前提。受托责任落实不了,行业就没有未来。只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才有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才有基金行业的未来!

  谢谢大家! 

附件下载: